蝼蚁沟渠处处同,短长不复能相见
出处:《别离 其一》
宋 · 吕南公
东家卖儿价何卑,西家弃妇声更悲。
得钱未足三日饱,既别岂有归来时。
山如高城路如线,回首难言泪盈面。
蝼蚁沟渠处处同,短长不复能相见。
得钱未足三日饱,既别岂有归来时。
山如高城路如线,回首难言泪盈面。
蝼蚁沟渠处处同,短长不复能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通过对比东家卖儿和西家弃妇的遭遇,展现了人性的悲哀与社会的不公。诗中“东家卖儿价何卑”一句,揭示了卖儿求生的无奈之举,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之大,以及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惜牺牲子女的悲剧。接着,“西家弃妇声更悲”则进一步强调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她们因种种原因被抛弃,承受着更为深重的情感痛苦。
“得钱未足三日饱”,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物生活条件的极端贫困,即使得到一些钱财,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生活。而“既别岂有归来时”则表达了他们与亲人分离后,再无团聚可能的绝望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脆弱与短暂。
“山如高城路如线”运用比喻手法,将崎岖的山路比作高耸的城墙和细长的道路,象征着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面临的重重阻碍与隔阂。这不仅指地理上的障碍,更是社会阶层间的壁垒,使得人们难以跨越,彼此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
“回首难言泪盈面”描绘了人物在面对分离与失去后的痛苦与无助,泪水无法言表,只能默默流淌,表达了深深的哀伤与无奈。最后,“蝼蚁沟渠处处同,短长不复能相见”以蝼蚁比喻底层人民,沟渠象征着社会的不平等与残酷,暗示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人们都面临着相似的命运与困境,无法逃脱或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底层人物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与社会不公的抗争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阴暗,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