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轮槽并,宜为焙匣珍
出处:《宣甫以栟榈茶刷见惠继之以诗依韵奉和》
宋 · 苏颂
装橐分馀具,茶筒使拂尘。
制时工匪易,得处赏尤频。
常与轮槽并,宜为焙匣珍。
斋中延客语,供办未应贫。
制时工匪易,得处赏尤频。
常与轮槽并,宜为焙匣珍。
斋中延客语,供办未应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装橐:装袋。馀具:多余物品。
茶筒:茶壶或类似容器。
拂尘:扫尘工具。
制时:制作过程中。
工匪易:工艺不简单。
得处:得到这些东西的地方。
赏尤频:常被赞赏。
轮槽:车轮的凹槽。
并:相伴。
焙匣:烘焙工具箱。
珍:珍贵。
斋中:在斋室中。
延客:招待客人。
供办:供应所需。
贫:贫寒。
翻译
把多余的物品放入袋子,连同茶筒一起用来扫除灰尘。制作这些物品工艺精细不易,得到它们后常常被赞赏。
它们常与车轮的凹槽相伴,适合做烘焙工具箱中的宝贝。
在斋室中招待客人,用来交谈,供应所需并不显得贫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他以宣甫赠送的栟榈茶刷为题材,表达了对朋友赠品的欣赏和对茶具的珍视。诗中描述了茶刷的实用价值,制作工艺精细,不仅日常使用中能保持茶具清洁,而且在品茗时显得尤为珍贵。诗人还提到,在静心斋中接待客人,用这样的茶具交谈,即使简朴,也能展现出主人的好客之道,不会显得贫寒。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