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友曲生,是子差可喜
出处:《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宋 · 陈与义
爱河漂一世,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曲生,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曲生,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爱河:比喻深深的爱恋。溺:沉溺,深深陷入。
淡生活:简单平静的生活。
肺肝:指内心,真诚。
毛锥子:代指笔,这里指写作。
曲生:朋友,姓氏。
径醉:径直喝醉。
料理:打理,管束。
浩然:形容心境开阔。
政使:即使,纵使。
涘:水边,这里指江的尽头。
王通:古代人名,此处可能指学习榜样。
艺黍:种植黍米,用于祭祀的准备。
翻译
沉溺爱情如海,无法自拔。平淡生活更佳,北窗下吟诗作乐。
肺腑何罪之有,只因笔墨生涯受困。
不如交朋友,曲生此人值得欢喜。
三杯小酒足以陶醉,万千思绪一扫而空。
无奈刘伶妻子,絮叨不断烦扰。
不如一觉入眠,忘却烦恼。
在三十六计中,此策堪称上乘。
即使江水变酒,我也不愿涉足。
还得学王通,懂得种黍祭祀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他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对陶渊明止酒行为的共鸣,并结合个人感受进行了深化。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沉溺于爱河难以自拔的生活状态,认为不如回归平淡,享受北窗下的吟诗生活。他反思自己的困境,认为是过于执着于文字(毛锥子)所致,转而欣赏朋友的简单快乐。
接着,诗人通过饮酒寻求片刻解脱,但又面临家人的担忧(刘伶妇的苦语),他选择一觉醒来,忘却烦恼。他认为在众多对策中,放弃过度饮酒是最明智的选择,即使面对诱惑,也坚守誓言。最后,诗人提到学习古人王通,用种植黍米的方式参与祭祀,保持生活的仪式感,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整首诗风格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饮酒文化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