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姑息勿如前,丛生任其炽。
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
窗前留不除,茂叔取生意。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
况夹蒺藜生,何可疏防备。
不忍剪伐严,将遂纵横志。
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
庭变荆棘林,非种还为祟。
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
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
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
姑息祸之媒,优柔害之使。
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如疑未必然,是我曾亲试。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园中植物的生长与管理,隐喻了人性中的宽容与严苛、姑息与决断之间的辩证关系。诗中以“小童荷锸来”开篇,描绘了孩童手持铁铲前来清理杂草的情景,引出对园中植物生长状态的关注。
“亟亟命芟弃”、“姑息勿如前”,诗人表达了对过度宽容的态度的反思,认为在植物生长初期就应适当干预,以免其过于繁茂,难以控制。接着,“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则进一步强调了及时处理的重要性,避免问题积累,导致后续更严重的困扰。
“窗前留不除,茂叔取生意”一句,借用了“茂叔”(即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中的“君子”)的形象,暗示了保留某些植物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提醒了在选择保留或清除时的谨慎态度。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则表达了对宽容之心的适度把握,指出过分的宽容可能导致问题的扩大和难以解决。接下来,“况夹蒺藜生,何可疏防备”进一步强调了对潜在威胁的警惕,比喻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风险。
“不忍剪伐严,将遂纵横志”表达了对过度宽容可能导致的问题的担忧,暗示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适时采取行动的重要性。“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则以自然界的变迁为例,说明了时间的紧迫性和问题解决的必要性。
“庭变荆棘林,非种还为祟”形象地描绘了因姑息和优柔寡断而导致的后果,比喻了环境的恶化和问题的加剧。“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则通过植物和动物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遗憾,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则通过类比,指出过于宽容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在处理事务时的局限性。“姑息祸之媒,优柔害之使”强调了姑息和优柔寡断的危害性。
最后,“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是对后辈的告诫,希望他们能从诗中汲取教训,牢记在心。“如疑未必然,是我曾亲试”则表明了诗人通过亲身经历,深刻认识到姑息与决断之间平衡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时,如何在宽容与决断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