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窜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气如烝
出处:《迎寄王适》
宋 · 苏辙
投窜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气如烝。
重来疋马君何事,归去飞鸿我未能。
养气经年惟脱粟,读书终夜有寒灯。
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鲲鱼会化鹏。
重来疋马君何事,归去飞鸿我未能。
养气经年惟脱粟,读书终夜有寒灯。
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鲲鱼会化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投窜:逃窜,四处流浪。恨不深:内心的愤恨无法消除。
疋马:一匹马,代指一人。
养气:修养心性。
脱粟:糙米,形容生活简朴。
寒灯:灯火微弱,形容夜晚读书的清苦。
衰慵:衰老懒散。
鲲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
化鹏:比喻人有朝一日能实现大的飞跃或转变。
翻译
我四处逃亡,心中的愤恨难以填满千座山,夏天乘小船出行,热气蒸腾如同煮沸。再次回来,你为何带着马匹?而我却只能望着归雁,无法随它们一同离去。
多年以来,我只吃粗粮度日,整夜研读,只有寒灯相伴。
暂且安心,就让我做你的疲倦老友,期待着像海中的大鱼鲲,终有一天能化为展翅高飞的鹏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迎寄王适》。诗人以投奔逃难的心情起笔,表达了对过去的苦难和流浪生活的深深遗憾,"投窜千山恨不深"形象地描绘了流离失所的苦楚。接着,诗人疑惑友人王适为何在此时来访,自己却无法像归雁那样自由离去,"重来疋马君何事,归去飞鸿我未能"流露出对自由归乡的渴望。
诗中诗人自述多年来的艰辛生活,"养气经年惟脱粟",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夜晚读书也只有微弱的寒灯相伴。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视困境为磨砺,期待着未来的转变,"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鲲鱼会化鹏",寓意即使当前处境艰难,也相信自己会有振翅高飞的一天。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苦难的回顾,又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苏辙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