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栖霞若栖木,朝与霞居暮霞宿
出处:《题道士陈致静栖霞亭》
明 · 李昌祺
黄冠栖霞若栖木,朝与霞居暮霞宿。
阒无几榻只依霞,千顷霞光炫人目。
谓霞可栖仍可餐,讴吟咽嗽霞中间。
霞东煌铓上初旭,洞照肺腑如霞丹。
人疑尔真在霞上,尔托霞名聊自诳。
或疑或诳霞不知,霞尔是非皆幻妄。
嗟予久爱烟霞好,拟衣霞绡拾瑶草。
还寻钟吕蹑飞霞,同饮霞浆后天老。
阒无几榻只依霞,千顷霞光炫人目。
谓霞可栖仍可餐,讴吟咽嗽霞中间。
霞东煌铓上初旭,洞照肺腑如霞丹。
人疑尔真在霞上,尔托霞名聊自诳。
或疑或诳霞不知,霞尔是非皆幻妄。
嗟予久爱烟霞好,拟衣霞绡拾瑶草。
还寻钟吕蹑飞霞,同饮霞浆后天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道士陈致静栖霞亭》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画面。首句“黄冠栖霞若栖木”以比喻手法,将道士比作栖息在绚烂霞光中的仙人,形象生动。接下来的诗句“朝与霞居暮霞宿”强调了道士与霞光的紧密关系,仿佛生活在霞光之中。
“阒无几榻只依霞,千顷霞光炫人目”进一步渲染出霞光的浩渺和绚丽,给人以视觉冲击。诗人认为霞光不仅可供居住,还能食用,表达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讴吟咽嗽霞中间”则展现出诗人沉浸在霞光中的诗意生活。
“霞东煌铓上初旭,洞照肺腑如霞丹”描绘了霞光穿透力之强,如同丹药般洗涤人心。诗人感叹他人可能误解其与霞光的关系,认为这可能是自我欺骗,但又暗示这种幻象其实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拟衣霞绡拾瑶草,还寻钟吕蹑飞霞”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道士的脚步,一同探索超越尘世的仙道生活,与永恒的霞光相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