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出处:《覆舟二首 其二》
唐 · 杜甫
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
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
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
注释
竹宫:古代宫殿,可能指道教修道场所。桂馆: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与求仙联系。
姹女:美丽的仙女。
神光:神圣的光芒。
斩蛟剑:象征力量和神话中的宝剑。
爨犀船:焚烧犀角的船,古代迷信认为能辟邪。
使者:这里可能指仙人或者信使。
秋色:秋天的景色,寓意丰收和季节转换。
翻译
在竹宫中时常礼拜祈福,有时在桂香馆寻求长生之道。美丽的仙女在水面映照,神灵的光芒照亮夜晚的岁月。
只听说有斩蛟的宝剑,却不再有焚烧犀角的船只。
使者随着秋天的景色,独自一人踏上遥远的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仙境的意境。开头两句“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其中“竹宫”与“桂馆”都是古代常用来形容仙居的地方名词,这里代表着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则描绘了一幅神仙佳人的景象,“姹女”意指仙女,她们在水边沐浴阳光,而“神光照夜年”则是说仙境中不分昼夜,有着永恒的光芒。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世间夜晚与仙界永日的对比,强调了仙境的美好和超脱尘俗。
至于“徒闻斩蛌剑,无复爨犀船”则是说听闻过古代斩杀蛟龙之剑,但如今已无复见那样的神奇工具。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平凡感慨。
最后“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则是说使者(这里可能指代仙人或仙女)随着秋色的变化,独立地飞升于天际。这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换和仙人的行动,增强了诗歌中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主题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古代英雄事迹的提及,展现出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