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出处:《送孟宾于》
唐末宋初 · 马致恭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
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
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
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深厚情谊。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诗名已得四方传。"
这两句通过对洛阳一带仙境的描述,以及提及火树(一种传说中能夜间发光的植物)和长寿之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仰慕与赞美。白首指的是年迈的朋友,丹桂则是中国古代常用来比喻高洁品德或才华横溢的人物,诗名传遍四方,则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
"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这里借助秋季的景象和大雁南迁的画面,以及吟诵诗歌于梅花之下,彷彿间接近雪天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归家的祝愿,希望其回到家中后,不要有所忧虑,因为这次告别与最初相遇时的情景已经大为不同,体现了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托情怀于山水之间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