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其尸之,其德有始
鉴于九有,显相有德。
先宋九君,既南而微。
微不遂倾,世臣毗之。
世臣之家,鄮山之下。
岁时来归,旗节车马。
冯轼而趋,衮衣佩璜。
其绶伊何,将相之章。
雄城渠渠,黎庶如雨。
相臣戾止,耄倪咸喜。
岂无公侯,孰能后昆。
三相二王,国存与存。
谁其尸之,其德有始。
既受多祜,又有孙子。
钜海汤汤,朔风荒荒。
不沦于危,不显其光。
孰云菑播,而不有穫。
天将昌之,嘉徵允灼。
崇堂有庭,其左有槐。
匪植而生,惟德是培。
天实培之,或戕于人。
人力虽劳,其能胜天。
南园膴膴,有萌期蘖。
其本如达,靡有摧害。
始轧而卑,忽拔而穹。
其兆斯何,宜卿宜公。
明明天子,俊乂是使。
矧兹世家,王公之嗣。
嗟尔君子,天休汝膺。
何以占之,灵槐在庭。
鉴赏
这首诗《灵槐诗》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所作,通过对灵槐树的描绘,寓含了对国家、家族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灵槐树的生长环境和历史背景,它位于鄮山之下,见证了宋朝九位君主的兴衰,尤其是南迁之后的微弱局势。接着,诗人描绘了世臣之家的繁荣景象,以及灵槐树作为家族象征的庄严与神圣。
“冯轼而趋,衮衣佩璜。其绶伊何,将相之章。” 这几句描绘了世臣之家的显赫地位,他们身着华服,佩戴贵重的玉璜,显示了他们的尊贵身份。
“雄城渠渠,黎庶如雨。” 描述了城市的繁华与人口众多,形象地展现了世臣之家的影响力。
“相臣戾止,耄倪咸喜。” 表达了民众对贤相的欢迎与喜悦,体现了人民对于国家治理者的期待与认可。
“岂无公侯,孰能后昆。” 提出了疑问,暗示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三相二王,国存与存。” 强调了贤相与王室对于国家存亡的关键作用。
“谁其尸之,其德有始。” 表达了对德行的重视,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承担起国家重任。
“既受多祜,又有孙子。” 指出家族不仅享有福泽,还有子孙延续,强调了家族的延续性。
“钜海汤汤,朔风荒荒。”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国家面临的内外挑战。
“不沦于危,不显其光。” 希望国家能够克服困难,保持繁荣。
“孰云菑播,而不有穫。” 强调了即使遭遇灾祸,也应有收获,寓意了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天将昌之,嘉徵允灼。” 表示上天将赐予国家昌盛,预示了美好的未来。
“崇堂有庭,其左有槐。” 描述了灵槐树所在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家族象征的地位。
“匪植而生,惟德是培。” 强调了灵槐树的生长并非人为种植,而是因为家族的美德所孕育。
“天实培之,或戕于人。” 表达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家族命运的影响。
“人力虽劳,其能胜天。” 认为尽管人类努力,但最终仍需顺应天意。
“南园膴膴,有萌期蘖。” 描述了南园的广阔与生机,预示了家族的繁盛。
“其本如达,靡有摧害。” 强调了家族根基的稳固,即使遭受打击也不会轻易动摇。
“始轧而卑,忽拔而穹。” 形容了家族从低微到显赫的过程,充满了变数与希望。
“其兆斯何,宜卿宜公。” 预示了家族成员有望成为高官显爵。
“明明天子,俊乂是使。” 表达了对明君的期待,认为他将任用贤能之人治理国家。
“矧兹世家,王公之嗣。” 强调了家族的高贵血统和传承。
“嗟尔君子,天休汝膺。” 对家族中的杰出人物表示敬意,并祝福他们得到上天的恩赐。
“何以占之,灵槐在庭。” 结尾处以灵槐树为象征,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深深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国家、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