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曾记傍金台,花下逢君识异才
出处:《答徐内翰见讯》
明 · 卢龙云
早春曾记傍金台,花下逢君识异才。
恩并三朝殊赉渥,班联四辅近颜开。
紫宫籍府连东璧,彩笔词垣切上台。
清暇子虚如有问,可能促席慰衔杯。
恩并三朝殊赉渥,班联四辅近颜开。
紫宫籍府连东璧,彩笔词垣切上台。
清暇子虚如有问,可能促席慰衔杯。
鉴赏
此诗《答徐内翰见讯》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徐内翰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还蕴含着对友情、才华以及官场地位的感慨。
首句“早春曾记傍金台”,以早春时节为背景,金台象征着繁华与权力的中心,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地点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接着,“花下逢君识异才”一句,点明了两人相遇时的情景,同时也赞美了友人的独特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欣赏和敬佩。
“恩并三朝殊赉渥,班联四辅近颜开”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恩遇比作三朝皇帝的赏赐,同时将友人与朝廷高官并列,表现了友人在官场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成就的自豪之情。
“紫宫籍府连东璧,彩笔词垣切上台”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权力与文采上的双重成就,紫宫、籍府、东璧、词垣、上台等词语,既形象地展示了友人的官职和文学地位,又暗含了对友人生活奢华与才华横溢的赞美。
最后,“清暇子虚如有问,可能促席慰衔杯”两句,以假设的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愿意随时陪伴友人,共享酒宴之乐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遇、交往、成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友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