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洗众生烦恼垢,人人见自性阿弥
出处:《喻弥陀偈》
宋 · 史浩
搅翻十里西湖水,化作四方八德池。
净洗众生烦恼垢,人人见自性阿弥。
净洗众生烦恼垢,人人见自性阿弥。
鉴赏
这首诗以“喻弥陀偈”为题,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阐述佛法的深邃与慈悲。
“搅翻十里西湖水”,开篇即以西湖的广阔与灵动,象征佛法的广大无边,以及其对人心的洗涤作用。“化作四方八德池”,进一步描绘出佛法如同甘露,能净化人心,使之如池水般清澈,充满美德。这里,“四方八德”指的是佛教中提倡的八种美好品德,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
“净洗众生烦恼垢”,直接点明佛法的目的是清除众生内心的烦恼与杂念,使其心灵得以净化,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净。“人人见自性阿弥”,最后两句则强调通过佛法的实践,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发现内心的佛性,实现自我救赎与解脱。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的核心——通过修行净化心灵,最终达到觉悟与解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