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各假寐,鼻息声如雷
元 · 陈宜甫
美哉刘进士,天赋俊逸才。
堂堂校书郎,琢句如琼瑰。
相逢一夜语,持论无尘埃。
苍髯丑道士,骨瘦撑枯柴。
痴坐默以哂,二子不足排。
等閒指石鼎,共赋聊摅怀。
冥心运巧思,下笔神鬼哀。
二子技渐穷,道士方咍咍。
叠出险怪语,不自人间来。
更阑烛见跋,炉火成寒灰。
诗成各假寐,鼻息声如雷。
曙光己不见,莫挽仙踪回。
明朝语昌黎,叹服称奇哉。
雄文照千古,事迹不可埋。
龙眠画入神,写意兼形骸。
厓翁秘之久,寄赠来金台。
披图再玩味,使我昏眸开。
精神俨如在,恨不吾同侪。
长歌续遗响,清风绕茅斋。
堂堂校书郎,琢句如琼瑰。
相逢一夜语,持论无尘埃。
苍髯丑道士,骨瘦撑枯柴。
痴坐默以哂,二子不足排。
等閒指石鼎,共赋聊摅怀。
冥心运巧思,下笔神鬼哀。
二子技渐穷,道士方咍咍。
叠出险怪语,不自人间来。
更阑烛见跋,炉火成寒灰。
诗成各假寐,鼻息声如雷。
曙光己不见,莫挽仙踪回。
明朝语昌黎,叹服称奇哉。
雄文照千古,事迹不可埋。
龙眠画入神,写意兼形骸。
厓翁秘之久,寄赠来金台。
披图再玩味,使我昏眸开。
精神俨如在,恨不吾同侪。
长歌续遗响,清风绕茅斋。
鉴赏
这首元代陈宜甫的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刘进士的才华横溢,赞誉他为校书郎,言辞如珠玑。接着,诗人描述了与刘进士及一位苍髯道士的深夜交谈,他们讨论诗歌,见解深刻,无丝毫尘俗之气。道士虽然外表奇特,但其诗才却超凡,能写出超越人间想象的奇异诗句。
夜深人静,烛光微弱,他们创作的热情犹在,但已疲惫至极,只能假寐。诗人期待着第二天与韩愈(昌黎)分享这一奇遇,感叹其作品将光照千秋。诗人对李伯时所画石鼎联句图赞不绝口,认为画作栩栩如生,不仅捕捉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还融入了他们的形体。崖翁长久珍藏此画,如今赠予诗人,令诗人眼界大开,仿佛与这些文人同在。
最后,诗人表示希望能通过这首诗延续他们的文采风流,让清风环绕自己的茅舍,表达了对这种高雅文化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