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渐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
出处:《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宋 · 祖无择
落帽佳辰又到来,黄花烂熳为谁开。
已经多岁衰容改,更被无情急景催。
取次杯盘须尽醉,随宜歌管任频陪。
却渐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
已经多岁衰容改,更被无情急景催。
取次杯盘须尽醉,随宜歌管任频陪。
却渐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落帽:指重阳节登高时脱帽以示敬意的传统习俗。佳辰:美好的时刻。
黄花:指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衰容:衰老的面容。
急景:迅速流逝的时光。
取次:随意。
杯盘:酒宴上的餐具。
尽醉:喝到醉。
歌管:音乐和歌唱。
未报:未有回报。
山城:偏远的城镇。
不才: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无能。
翻译
重阳节的美好时光又一次来临,菊花盛开是为了谁而绽放。年华已逝,容貌憔悴,又被匆匆流逝的光阴催促着老去。
随意地举杯畅饮,尽情欢歌,尽管陪伴频繁。
然而我仍未报答您的深恩,只能在这偏远的山城中虚度,无能为力。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登袁州宜春台》是祖无择所作,描绘了重阳节(九日)之际,诗人登高赏花的情景。首句“落帽佳辰又到来”点明了节日氛围,"落帽"典故出自晋人孟嘉,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度。"黄花烂熳为谁开"则借菊花盛开,暗示诗人孤独无伴,不知为谁而开。
接下来的两句“已经多岁衰容改,更被无情急景催”,诗人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容颜已老,时光的无情催促着生命的消逝。"取次杯盘须尽醉"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想要暂时忘却忧虑的心境,"随宜歌管任频陪"则写出他愿意伴着音乐,纵情欢乐。
然而,尾联“却渐未报君恩厚,空向山城养不才”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他意识到尽管饮酒作乐,仍未报答朝廷的恩惠,只能在偏远的山城中虚度光阴,自感才能未展,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未能充分施展抱负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