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舄何年沧海畔,观涛八月虎林城
出处:《送刘安元归杭州》
明 · 欧大任
说剑谈诗旧识名,南来倾盖不胜情。
邺中客有刘公干,洛下人推陆士衡。
留舄何年沧海畔,观涛八月虎林城。
送君未尽扁舟兴,我欲桐江放棹行。
邺中客有刘公干,洛下人推陆士衡。
留舄何年沧海畔,观涛八月虎林城。
送君未尽扁舟兴,我欲桐江放棹行。
鉴赏
此诗为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送刘安元归杭州》。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联“说剑谈诗旧识名,南来倾盖不胜情”,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交情,无论是谈论剑术还是诗歌,都曾留下美好的回忆。南来的路上,两人相遇如同倾盖如故,情感之深难以言表。
颔联“邺中客有刘公干,洛下人推陆士衡”,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文人——刘公干和陆士衡,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文学的共鸣。刘公干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而陆士衡则是西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们的故事被后世传颂,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敬仰。
颈联“留舄何年沧海畔,观涛八月虎林城”,转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想象着友人在遥远的海边留下足迹,八月的虎林城边观潮的情景,既展现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尾联“送君未尽扁舟兴,我欲桐江放棹行”,在送别之际,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送别即将结束,但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却难以消散。诗人甚至希望自己也能像友人一样,乘一叶扁舟,畅游于桐江之上,继续这段心灵的旅程。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