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切余心,惭汗同露漙
出处:《送张非闻还里》
清 · 张尔岐
生世苦违异,退守诗书残。
寥寥古人中,默求心所安。
出语遭疑讪,孤踪良独难。
吾兄自逆旅,坦然委肺肝。
片言质要妙,曲折颇有端。
视君方寄食,殊不忧饥寒。
冥获或自笑,心战亦寡欢。
内胜足天机,身穷中愈宽。
时月一过从,开襟意为殚。
虑余摇异说,发药相劘钻。
往往切余心,惭汗同露漙。
白璧陈座席,自觉多垢瘢。
相资八年余,如镜正衣冠。
忽闻当别去,朝夕越河干。
北堂有慈命,于理难盘桓。
惜此良友远,致词不觉繁。
愿各励终始,莫变青与丹。
寥寥古人中,默求心所安。
出语遭疑讪,孤踪良独难。
吾兄自逆旅,坦然委肺肝。
片言质要妙,曲折颇有端。
视君方寄食,殊不忧饥寒。
冥获或自笑,心战亦寡欢。
内胜足天机,身穷中愈宽。
时月一过从,开襟意为殚。
虑余摇异说,发药相劘钻。
往往切余心,惭汗同露漙。
白璧陈座席,自觉多垢瘢。
相资八年余,如镜正衣冠。
忽闻当别去,朝夕越河干。
北堂有慈命,于理难盘桓。
惜此良友远,致词不觉繁。
愿各励终始,莫变青与丹。
鉴赏
这首清代张尔岐的《送张非闻还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张非闻的深深理解和离别之情。诗中,诗人感慨人生多舛,选择退守诗书寻求内心的安宁。他赞赏张非闻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坦诚相见,言语虽遭质疑,但内心坚定。诗人看到朋友虽然生活艰辛,却无惧困苦,反而从中获得智慧和心境的开阔。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相互砥砺,诗人感到自己的不足,也感谢朋友的直言相告。
然而,得知朋友即将返回故乡,诗人内心充满不舍,因为这违背了他们共度的时光。尽管有家庭责任在召唤,诗人仍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希望他们能始终如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友谊之树常青。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