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
出处:《云散》
唐 · 韦庄
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
刘伶避世唯沈醉,宁戚伤时亦浩歌。
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
青云自有鹓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
刘伶避世唯沈醉,宁戚伤时亦浩歌。
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
青云自有鹓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云散:云朵消散。关关:鸟儿的叫声。
刘伶:古代一位喜好饮酒避世的人物。
沈醉:深深地沉醉,常用来指借酒消愁。
宁戚:古代一位以诗歌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贤人。
岁华:岁月,时光。
皎镜:明亮的镜子,此处比喻衰老的容颜。
颓波:衰退的潮流,比喻事物的衰败变化。
青云:高远的天空,常用来比喻仕途或高位。
鹓鸿:古代传说中的凤凰类神鸟,常用来比喻贤臣或有志之士。
薜萝:两种蔓生植物,古人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云朵消散后天边露出夕阳的余晖,春天的树林中鸟儿鸣叫频繁。刘伶逃避世俗只知沉醉于酒,宁戚在悲伤的时代也放声高歌。
对自己年华老去感到遗憾,看着人事变迁如同颓废的水流。
高飞的鸟儿自有朝廷的期待,不必羡慕他人的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情怀。开篇两句“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通过云的散去和夕阳的柔和光线,以及春日树木间鸟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接着,“刘伶避世唯沈醉,宁戚伤时亦浩歌”引用了古代隐逸刘伶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自我忘我的态度。即使面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悲凉,也只是沉浸在酒意中,或是高声歌唱。
“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岁月像清晰的镜子一样,让人的容颜和心灵都能看得清楚,而人的一生又如同随波逐流,充满了无常和不确定性。
最后,“青云自有鹓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未来命运表示了一种乐观的期待。即使现在处境不佳,但仍相信在远方的蓝天下,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等待。而“莫说他山好薜萝”则是在表达一种对现状的满足和自得其乐,不去羡慕别人的条件和境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