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
出处:《和唐景夷得山一首》
明 · 黄衷
买山偏爱卜山南,水竹潆洄石上龛。
共许诗声追太白,可教禅味想瞿昙。
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
愿逐飞仙向琼岛,玉箫吹破海天岚。
共许诗声追太白,可教禅味想瞿昙。
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
愿逐飞仙向琼岛,玉箫吹破海天岚。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名为《和唐景夷得山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买山偏爱卜山南,水竹潆洄石上龛”以“买山”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山南景色的喜爱。接着,“水竹潆洄石上龛”描绘了山间流水环绕、翠竹摇曳、岩石间隐匿小屋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共许诗声追太白,可教禅味想瞿昙”则将诗人的情感提升至更高的境界。这里提到的“太白”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而“瞿昙”则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别称。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诗人追求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在心灵深处追寻着与古代文人雅士及佛家智慧的共鸣,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与升华。
颈联“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月夜鹤鸣,仿佛是天地间的对话,而游龙归潭,则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循环不息。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尾联“愿逐飞仙向琼岛,玉箫吹破海天岚”表达了诗人渴望成为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用玉箫吹破海天间的雾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