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全文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出处:《送魏六侍御葬
唐 · 皇甫冉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
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
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
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
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拼音版原文

zànghánjiāowàixíngjiāngsuǒcóng
shèngcáolièbǎixīnzāisōng

hǎiyuètóngqiānjiāngyúnzhòng
jiùshūcéngjiànliècǎodēngfēng

chóuqīngsānshìchánglǎofēng
ménlínshānglǐngdàochuāngyǐnluòchéngzhōng

yìngquánzhōnghènyīnshìshàngféng
zhāoxúnpiānjiànhòushūmànxiāngróng

zhāngfànwéitōngmèngqiúyángyǒngjuézōng
shuízhīchángqīngháiqióng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送魏六侍御葬》,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和怀念。诗中通过描绘葬礼的情景和自然环境,抒发了诗人对死亡、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哀伤的情境,诗人在荒凉的郊野中,为逝去的友人送别,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这里借用古人以柏树比喻贤者之意,表明死者的品德如同坚固的柏树,而新葬之地已经种上了松树,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永恒。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诗人通过对比月亮和流动的江水与悠久的历史,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厚重,同时也映射出个人命运的渺小。

“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这两句表明死者生前可能有过政治上的建言,但如今只剩下遗留在荒野中的草,隐喻着功名与成就最终都化为乌有。

“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诗人回忆起往昔的三件大事,也许是指生命中重要的选择或事件,而现在却渴望能够在某一高峰上老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这里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商岭之道和洛阳城中的钟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

“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这些情感如同泉水一般在心底积聚,却没有机会在现世与死者相逢。

“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这两句或许是说,即使是那些不完全一致的记忆和看法,也都被诗人所接受,因为这些都是对逝去友人的怀念的一部分。

“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这里提到的“张范”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而“唯通梦”则表达了与他们的联系只能通过梦境实现,“求羊”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寻找不易得之物,这里或许是说诗人渴望能与逝去的人重新连接,但却永远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结尾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上才子如王昌龄(长卿)之疾病早逝的感慨,以及诗人自己也可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即使有满腔的抱负和文学创作,也终究无法逆转时光,留下的是永远不再回来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篇集哀思与怀古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