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出处:《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
明 · 林鸿
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描绘了一幅秋日淮河边的离别景象。诗的开篇以秦淮水东流至海,比喻离别的深远,独树如车盖的形象则象征着送行者的孤独与被送者即将踏上遥远旅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九月微霜”、“赤叶乾”、“枯枝飒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
“枝上啼鸦”、“残照咽寒蝉”两句,进一步烘托出离别时刻的寂静和哀婉,鸦鸣和蝉声都带有离别的悲凉。行人停车饮酒,侠士挂鞭相送,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不舍。接着,诗人借南国高僧的故事,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寓意友谊长存,即使分别,也能像山中松树一样经受岁月的考验,期待未来的重逢。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