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际飏高蝶,风中聆素琴
出处:《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
唐 · 元稹
蒙蒙竹树深,帘牖多清阴。
避日坐林影,馀花委芳襟。
倾尊就残酌,舒卷续微吟。
空际飏高蝶,风中聆素琴。
广庭备幽趣,复对商山岑。
独此爱时景,旷怀云外心。
迁莺恋嘉木,求友多好音。
自无琅玕实,安得莲花簪。
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
避日坐林影,馀花委芳襟。
倾尊就残酌,舒卷续微吟。
空际飏高蝶,风中聆素琴。
广庭备幽趣,复对商山岑。
独此爱时景,旷怀云外心。
迁莺恋嘉木,求友多好音。
自无琅玕实,安得莲花簪。
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
注释
蒙蒙:茂密的样子。竹树:竹林。
帘牖:窗帘和窗户。
清阴:清凉的阴影。
避日:躲避太阳。
坐:停留。
林影:树荫下。
馀花:落花。
委:散落。
芳襟:衣襟,比喻人的情怀。
倾尊:倾倒酒壶。
就:接近,此处指喝。
残酌:剩余的酒。
舒卷:展开或卷起书卷,比喻阅读。
续:继续。
微吟:低声吟诵。
空际:空中。
飏:飞扬。
高蝶:高飞的蝴蝶。
聆:聆听。
素琴:没有装饰的琴,比喻清雅的琴声。
广庭:宽敞的庭院。
备:充满。
幽趣:幽静的乐趣。
商山岑:像商山一样的山峰,商山是地名,这里形容山的峻峭。
独此:唯独这样。
爱时景:喜爱这季节的景色。
旷怀:胸怀开阔。
云外心:超越世俗的心境。
迁莺:迁徙的黄莺,比喻离别或迁移的人。
嘉木:美好的树木,比喻良友或美德。
求友:寻找朋友。
好音:悦耳的声音,比喻好的建议或消息。
琅玕实:像玉一样的果实,比喻稀世之宝或高尚的品德。
莲花簪:形状像莲花的发簪,比喻高洁或美好的事物。
寄之:寄托给。
二君子:两位品德高尚的人。
希见:希望见到。
双南金:比喻珍贵的友谊,南金指南方出产的黄金,质量上乘。
翻译
在茂密幽深的竹林中,窗帘和窗户透进清新的阴影。为躲避烈日坐在林荫下,落花撒满我的衣襟。
倾倒酒壶喝完剩余的酒,边展读书卷边低声吟诵。
空中有蝴蝶高飞,风中似乎能听到悠扬的琴声。
宽敞的庭院充满了幽静的乐趣,远处的山峰如同商山般峻峭。
唯独我喜爱这季节的景色,胸怀开阔,心向云外。
迁徙的黄莺依恋着美好的树木,寻找朋友总能听到悦耳的声音。
既然没有像玉一般的果实,又怎能期望得到莲花状的发簪。
将这些情感寄托给两位君子,希望能见到他们如南方黄金般珍贵的友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春日景象。开篇“蒙蒙竹树深,帘牖多清阴”两句,通过对竹林和窗棂间隙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避日坐林影,馀花委芳襟”则表达了诗人在树荫中避暑,享受着落花带来的清香,这里的“馀花”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也暗示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
“倾尊就残酌,舒卷续微吟”两句,诗人在轻啜美酒之余,悠然地翻阅书籍,低声吟诵。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自得。
“空际飏高蝶,风中聆素琴”则是对环境中细微声音和动态的捕捉。蝴蝶在空中飞舞,素琴的声音随风传来,都让人感觉到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广庭备幽趣,复对商山岑”诗人欣赏着宽阔庭院中的幽雅之处,并面对商山(即终南山)的连绵山脉,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独此爱时景,旷怀云外心”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内心深处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憧憬。
“迁莺恋嘉木,求友多好音”则是诗人对朋友间情谊的珍惜和渴望。这里的“迁莺”指的是树上交织的藤萝,“嘉木”指的是美好的友谊,而“好音”则是对美好声音或高尚品格的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自无琅玕实,安得莲花簪”表达了自己没有华丽外表,只能用如莲花般清白无暇的心灵去寄托。然后是“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这是对两位朋友的深情致意,以及希望能够像发现珍贵金属一般,遇见那些难得的人才和知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超然物外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