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鸟送董昌死,一代功归石鉴山
始终不作夜郎王,毕竟英雄命能审。
王气上烛牛斗缠,真人崛起鱼盐间。
罗平鸟送董昌死,一代功归石鉴山。
辟地千里馀,封国六朝久。
正朔禀中朝,宗祊能世守。
黄袍一领祸相寻,何若衣锦还乡乐杯酒。
呜呼,鸡鱼税,鷇卵征,剥民未免史官评。
亦思东南半壁粗得安耕凿,保障还资衣锦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在功成名就后选择衣锦还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对人性、权力与命运的思考。
首先,“三节还乡驷马骋”描绘了英雄归乡时的壮观场面,驷马驾车,彰显其显赫的地位与荣耀。“林树溪山尽衣锦”则进一步强调了英雄的辉煌成就,仿佛整个自然界的景色都因他的归来而披上了锦绣的外衣,象征着他的功勋卓著。
“始终不作夜郎王,毕竟英雄命能审”表达了英雄对于权力与地位的清醒认识,他没有贪恋高位,而是选择了符合自己本性的道路。这句诗也暗含了对那些追求虚名、最终迷失自我的人的警示。
“王气上烛牛斗缠,真人崛起鱼盐间”通过“王气”与“真人”的对比,揭示了英雄与普通人的不同命运。英雄如同星辰般照亮了天空,而真正的英雄往往在最不起眼的地方默默成长。
“罗平鸟送董昌死,一代功归石鉴山”以董昌的故事为引,赞扬了英雄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如同山川一样永恒。这里使用了“罗平鸟”这一典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英雄虽逝,但其精神与功绩将永存。
“辟地千里馀,封国六朝久”描述了英雄所建立的基业之广大与持久,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正朔禀中朝,宗祊能世守”强调了英雄与国家、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对传统秩序的尊重与维护。
“黄袍一领祸相寻,何若衣锦还乡乐杯酒”则是对英雄命运的反思,黄袍象征权力,但随之而来的是祸患。相比之下,诗人更倾向于简单的生活,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反映了对权力与物质享受的辩证思考。
最后,“鸡鱼税,鷇卵征,剥民未免史官评”批判了社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指出这些行为终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东南地区相对稳定局面的肯定,认为这为百姓提供了耕作与生活的保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英雄还乡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权力、人性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想。它不仅赞美了英雄的丰功伟绩,也提出了对社会公正、人性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