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
出处:《觅应氏庵》
宋 · 赵蕃
祇知嫌湫隘,何意落崎岖。
问路因居者,褰裳愧仆夫。
恸曾怜阮籍,泣岂效杨朱。
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
问路因居者,褰裳愧仆夫。
恸曾怜阮籍,泣岂效杨朱。
不费幽寻胜,宁思捷径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祇知:只知道。嫌:嫌弃。
湫隘:狭窄。
何意:哪里料到。
落:落入。
崎岖:坎坷。
问路:询问道路。
居者:当地居民。
褰裳:提起衣裳(表示谦恭)。
愧:感到惭愧。
仆夫:仆人。
恸:悲痛。
怜:怜悯。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饮酒避世著称。
泣:哭泣。
效:效仿。
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个人主义。
不费:宁愿不花费。
幽寻:深入探寻。
胜:美景。
宁:宁愿。
思:思考。
捷径:近路,快捷方式。
翻译
只知道嫌弃狭窄,哪里料到会落入坎坷。询问道路依靠当地居民,提起衣裳对仆人感到惭愧。
悲痛如同当年怜悯阮籍,哭泣怎能效仿杨朱的自我放纵。
宁愿花费时间深入探寻美景,也不愿想着走捷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觅应氏庵》。诗人以寻找应氏庵为背景,表达了对狭窄环境的嫌弃和对崎岖道路的意外之感。在询问路径时,他对当地居民表示感激,对自己可能给仆人带来的麻烦感到惭愧。诗人借阮籍的悲痛之情表达自己的深切哀伤,但强调不会像杨朱那样过于哭泣。他更倾向于享受寻找过程中的隐秘乐趣,而非寻求便捷之路。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体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