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馀泯漠意,清夕距幽藤
出处:《秋夜杂诗四首》
清 · 柳是
密密水新视,漻漻虫与恒。
星河淡未直,雀鸟气全矜。
杂草形人甚,稠梧久已乘。
犹馀泯漠意,清夕距幽藤。
星河淡未直,雀鸟气全矜。
杂草形人甚,稠梧久已乘。
犹馀泯漠意,清夕距幽藤。
注释
密密:形容水面密集。漻漻:形容虫鸣清澈。
虫与恒:指虫鸣不断。
星河:银河。
淡未直:星光微弱不直。
雀鸟:小鸟。
气全矜:鸟儿自傲的气息。
杂草:各种野草。
形人甚:形状像人。
稠梧:茂密的梧桐树。
久已乘:已经攀附生长。
犹馀:仍然留存。
泯漠:沉寂、冷漠。
清夕:清冷的夜晚。
距幽藤:接近幽静的藤蔓。
翻译
密密麻麻的新水面,蟲鳴清澈恒常在。银河星光微弱不直,鸟儿气息充满骄傲。
杂草丛生仿佛人形,茂密梧桐早已攀附。
心中仍有沉寂之意,清夜独步靠近幽藤。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深秋之夜的感受和情怀。
“密密水新视”一句,通过水面的变化表现出季节的转换,水面上的倒影清晰可见,显现出秋天水质澄清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静谧与深远的意境。“漻漻虫与恒”则是说在这样的夜晚,蟋蟀之类的小虫开始发出它们的声音,与永恒的夜相伴随,这些声音成为了秋夜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星河淡未直”,描绘了夜空中的星辰,不是那么明亮和直接,可能是由于秋天的薄雾或微云,使得星光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雀鸟气全矜”则写出了小鸟在这样的夜晚仍旧保持着它们的活力和傲然,这种生命力的展示与前文的蟋蟀声音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夜图景。
“杂草形人甚”,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杂乱的野草似乎在月光下呈现出某种人形,这可能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也反映了一种孤独或是对自然亲近的情怀。“稠梧久已乘”,则是在这样的秋夜中,树木间的叶子纷纷扬扬,或许已经开始落叶,这又增加了秋天即将过去的感觉。
最后,“犹馀泯漠意”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情感留恋,而“清夕距幽藤”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清凉和幽静的夜晚中,与远处的藤萝保持着某种精神上的距离或是联系。这里的“幽藤”,可能象征着一种隐秘而又美好的记忆或者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