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觅归路,沙碛行可傍
出处:《游南山石壁》
清 · 沈德潜
石壁插湖口,磔裂具万状。
蛟龙拔古秋,阴崖閟灵藏。
乱挂猢狲藤,樵人不敢上。
湖波齧山足,冲激声愈壮。
取径入岩腹,路危藉筇杖。
放眼眺震泽,漭瀁失归向。
冲漫与白浮,左右列屏障。
远峰吐青螺,点点贮盘盎。
生平山水胸,及兹始一放。
天风吹衣裳,扑面溅寒浪。
悄然觅归路,沙碛行可傍。
落日不逢人,林端起樵唱。
蛟龙拔古秋,阴崖閟灵藏。
乱挂猢狲藤,樵人不敢上。
湖波齧山足,冲激声愈壮。
取径入岩腹,路危藉筇杖。
放眼眺震泽,漭瀁失归向。
冲漫与白浮,左右列屏障。
远峰吐青螺,点点贮盘盎。
生平山水胸,及兹始一放。
天风吹衣裳,扑面溅寒浪。
悄然觅归路,沙碛行可傍。
落日不逢人,林端起樵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沈德潜游历南山石壁的所见所感。首句“石壁插湖口”写出了石壁陡峭地插入湖边的景象,接下来“磔裂具万状”形容石壁形态各异,峥嵘突兀。诗人通过“蛟龙拔古秋”和“阴崖閟灵藏”暗示了石壁的神秘和历史感,仿佛隐藏着古老的传说。
“乱挂猢狲藤”描绘了藤蔓缠绕的生动画面,增添了石壁的野趣,而“樵人不敢上”则透露出其险峻。湖水冲击山脚,“冲激声愈壮”,形成强烈的动态感。进入岩腹的小路危险而崎岖,需借助竹杖才能前行。
诗人放眼望去,湖面广阔无垠,远处峰峦如青螺点缀,景色壮丽。他感叹自己的山水情怀得以在此释放。“天风吹衣裳,扑面溅寒浪”写出清风与湖浪的交融,给人以清凉之感。在归途中,诗人享受着孤独与宁静,听着林中的樵夫歌唱,夕阳下,更显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石壁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