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五月秋声起,列坐柽阴爱流水
出处:《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 · 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
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
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
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
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
谁知鲁中叟,发彼川上喻。
溪水东流接泮林,云泉佳处萃青衿。
金门旧隐时同屐,白头老樵来听琴。
孤亭五月秋声起,列坐柽阴爱流水。
借君矶畔濯尘缨,何必箕山洗双耳。
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
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
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
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
谁知鲁中叟,发彼川上喻。
溪水东流接泮林,云泉佳处萃青衿。
金门旧隐时同屐,白头老樵来听琴。
孤亭五月秋声起,列坐柽阴爱流水。
借君矶畔濯尘缨,何必箕山洗双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东溪精舍杂咏》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延陵精舍东溪口”点出地点,接下来的“六曲屏山对虚牖”展现了精舍四周的自然景观,如同屏风般环绕,窗户透出虚无的意境。
“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两句,描绘了险峻的山势和宽阔的溪涧,给人以壮丽而深邃的感觉。瀑布或溪流在“盘石垂萝密更偏”的环境中显得更为幽静,黄精潭上仿佛有冰弦之音,增添了神秘的诗意。
“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进一步渲染了洞天福地的景象,水月交融,烟霞缭绕,如梦如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两句,通过烟霞与水月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之情。诗人借用鲁中叟的典故,寓言自己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生活的哲理。
“溪水东流接泮林,云泉佳处萃青衿”则描绘了溪流与学府的连接,暗示了此处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诗人回忆与友人共游的时光,感叹金门旧隐的友情和老樵听琴的恬淡生活。
最后,“孤亭五月秋声起,列坐柽阴爱流水”描绘了夏日凉亭中的清幽氛围,听着潺潺流水,诗人感到洗涤心灵的宁静。结尾“借君矶畔濯尘缨,何必箕山洗双耳”表达出诗人不慕名利,乐于在此处享受自然与友情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溪精舍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