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出处:《宣城逢张二南史》
唐 · 耿湋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全家:全家人都。宛陵客:在宛陵做客。
文雅:有教养、文质彬彬。
世难逢:世间少有。
寄食:依靠他人生活。
年将老:年纪已大。
干时:有所作为。
计未从:计划未能实施。
秋来:秋季来临。
句曲水:句曲河。
雨后:雨后的。
敬亭峰:敬亭山。
西北长安:西北的长安城。
远:遥远。
登临:登高眺望。
恨几重:遗憾重重。
翻译
全家在宛陵作客,文雅之人世间难寻。寄人篱下,岁月已老,却仍未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秋天来临,句曲河畔,雨后敬亭山峰更显峻秀。
遥望西北的长安城,距离遥远,每一次登高望远都满含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宛陵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难得的温馨和珍贵。"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两句,通过对宛陵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这次会面的珍视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高洁、文雅之士难以遇见的感慨。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通过“寄食”一词,隐喻自己的生计不稳定,而“年将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干时计未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
接下来的"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两句,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宛陵之景。"秋来句曲水"中“句曲”形容水流的蜿蜒曲折,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水景,而“雨后敬亭峰”则是对山色的描写,“敬亭”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尊重与赞叹。
最后两句"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通过空间上的距离感(宛陵相对于长安的位置),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和不舍。"西北长安远"一句,不仅描绘出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距离,而“登临恨几重”则是这种情感的深化,每一次登临眺望,都会增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地理环境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和故土的复杂情感,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