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
出处:《有怀江南作田家忙》
宋 · 赵蕃
南风吹动原头草,秧老麦收蚕向了。
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
五溪之俗殊江南,刀耕火种不知蚕。
劝农未有陶苏句,俗陋不改奚多谈。
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
五溪之俗殊江南,刀耕火种不知蚕。
劝农未有陶苏句,俗陋不改奚多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风:温暖的春风。秧老麦收:指麦子成熟,需要收割。
翁媪:老翁和老妇,泛指老年人。
五溪之俗:指偏远地区的风俗。
刀耕火种: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用刀砍伐后直接播种,不用犁。
陶苏句:指陶渊明和苏轼等文人倡导农事的诗句。
俗陋:粗鄙的习俗。
奚多谈:何必多说,表示对此现象的无奈。
翻译
南风轻轻吹过田野的草丛,麦子熟了,蚕也开始吐丝结茧。农人们正忙于收割和蚕事,无暇顾及孩童和老者。
五溪之地的风俗与江南截然不同,他们不懂养蚕织布。
还没有像陶渊明、苏轼那样提倡农事的诗句,习俗粗陋,谈论这些又有何用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在麦收季节的繁忙景象。"南风吹动原头草,秧老麦收蚕向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间劳作的生动画面,南风轻拂,麦浪滚滚,象征着丰收的到来,而蚕丝的收获也在此时进行。"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强调了农事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劳动,无论男女老少都投身其中。
接下来,诗人将江南地区与五溪之地进行了对比,指出五溪之地的农耕习俗与江南不同,那里的人们并不养蚕,"刀耕火种不知蚕",展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最后,诗人感慨"劝农未有陶苏句,俗陋不改奚多谈",暗示尽管有陶渊明和苏轼等文人倡导农事,但这些地方的风俗依旧粗朴,难以改变,流露出对当地农俗未能提升的淡淡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既赞美了农忙时节的田园风光,又揭示了农村生活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