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侮不戢内讧起,阋墙燃萁靡有底,而今炮闩亦仅矣
出处:《观澄路炮台诗三首,用吴邑尊韵》
清 · 祝书根
人文结合轻千里,多少耆英乃来此。
相看君黄如案几,上有江楼下江水。
江北青山瞭可指,呜呼江防奚自始。
外侮不戢内讧起,阋墙燃萁靡有底,而今炮闩亦仅矣。
相看君黄如案几,上有江楼下江水。
江北青山瞭可指,呜呼江防奚自始。
外侮不戢内讧起,阋墙燃萁靡有底,而今炮闩亦仅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与时代更迭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首句“人文结合轻千里”似乎在强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超越了地理的距离,展现出一种精神层面的连接。接着,“多少耆英乃来此”则可能是在赞美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老者们,他们聚集于此,可能是为了讨论国家大事或传承智慧。
“相看君黄如案几,上有江楼下江水”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与自然景象联系起来,暗示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同桌面上的物品一样紧密相连,同时又与周围的江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某种反思,即人们虽然聚在一起,但内心是否真正相通,是否能像江水一样连通彼此?
“江北青山瞭可指”一句转而描述了自然景观,暗示着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象征着远方的希望或目标。然而,接下来的“呜呼江防奚自始”则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可能指的是对江防(可能象征国家防御)的起源和现状的思考。
“外侮不戢内讧起,阋墙燃萁靡有底”这两句揭示了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即外部威胁与内部纷争并存,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的“阋墙燃萁”可能是一种隐喻,形容内部矛盾尖锐,如同烧裂的豆萁,无法找到解决之道。
最后,“而今炮闩亦仅矣”这句话表达了对现代武器技术发展的感慨,可能意味着在面对现代战争时,传统的防御手段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整个诗篇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社会和谐以及科技进步的深切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