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夫行伛偻,林麓纷迷漫
出处:《将游珠潭路上即事二首》
清 · 洪繻
此去山路艰,有似盘云栈。
峭壁摩深溪,摩崖行一线。
碧山号青城,悬泉落白涧。
飞瀑奔长空,雪花成匹练。
不到石门峰,宛睹匡庐面。
再见浊水溪,穿山去如箭。
阴晴无定间,山容千万变。
百险遇一夷,神舒目犹眩。
覆崖似破钟,云根系天半。
我行云窟中,梁悬山忽断。
舆夫行伛偻,林麓纷迷漫。
路入水里坑,渐觉岚光散。
过溪矗危峰,峨峨凌霄汉。
峭壁摩深溪,摩崖行一线。
碧山号青城,悬泉落白涧。
飞瀑奔长空,雪花成匹练。
不到石门峰,宛睹匡庐面。
再见浊水溪,穿山去如箭。
阴晴无定间,山容千万变。
百险遇一夷,神舒目犹眩。
覆崖似破钟,云根系天半。
我行云窟中,梁悬山忽断。
舆夫行伛偻,林麓纷迷漫。
路入水里坑,渐觉岚光散。
过溪矗危峰,峨峨凌霄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前往珠潭的路上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路的崎岖与险峻,峭壁与深溪的对比,以及碧山、悬泉、飞瀑等自然景观的生动形象。诗中“覆崖似破钟,云根系天半”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悬崖比作破钟,云脚仿佛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我行云窟中,梁悬山忽断”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神秘与变幻莫测,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而山峰忽然断裂的画面,既突出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也增添了旅途的惊险与刺激。
最后,“舆夫行伛偻,林麓纷迷漫”描绘了随行者的劳顿与旅途的艰难,与前文的壮丽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