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谩说妍媸无定品,怎从难易见传心全文

谩说妍媸无定品,怎从难易见传心

出处:《慰人下第一首
清 · 金朝觐
尽将文字判升沈,消息于今莫可寻。
谩说妍媸无定品,怎从难易见传心
黄花晚节能争秀,白雪高歌孰赏音。
渺渺前程何处觅,千岩万壑各晴阴。

鉴赏

这首诗《慰人下第一首》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对文字与世事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联“尽将文字判升沈,消息于今莫可寻”,开篇即揭示了文字在评判事物命运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世界中真相难以追寻的无奈。文字仿佛成了决定命运的钥匙,但其背后的真实却如同迷雾一般,难以洞察。

颔联“谩说妍媸无定品,怎从难易见传心”,进一步探讨了美丑、难易等概念的相对性和主观性。诗人认为,美丑的标准并非固定不变,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往往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而要真正理解一个人的心意,仅凭表面的难易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深入内心,理解其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颈联“黄花晚节能争秀,白雪高歌孰赏音”,以自然景象为喻,赞美了即使在生命的晚年或逆境中,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丽和才华。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时刻,又有谁能够欣赏并理解这份独特的美丽呢?这既是对个体价值被忽视的感慨,也是对知音难遇的叹息。

尾联“渺渺前程何处觅,千岩万壑各晴阴”,将视角转向未来,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迷茫和探索。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风景,有的阳光明媚,有的阴云密布。面对这千变万化的世界,我们或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只能一步步地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综上所述,《慰人下第一首》通过文字、美丑、自然景象以及未来命运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体价值、知音难遇和未来探索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