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出处:《题郑县亭子》
唐 · 杜甫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郑县的亭子坐落在涧水旁边,登高望远让人心情焕然一新。云雾散去,山上的莲花映照在大路上,晴朗的天空下宫柳显得更加深绿而幽长。
鸟巢边的麻雀成群欺负燕子,花丛中蜜蜂远远地追逐着行人。
我更想在青竹上题写满篇诗歌,但傍晚时分的孤独恐怕会触动心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首句“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中,“郑县亭子”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亭阁,而“涧之滨”则描绘了水边的景致。诗人通过“户牖凭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探寻与享受。
接下来的“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云断岳莲”给人以空旷、神秘之感,而“天晴宫柳”则透露出一种恬静与悠远。
第三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中,“巢边野雀”和“花底山蜂”都是生动的自然写实,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而“群欺燕”与“远趁人”则传达了一种同化于自然的意境。
末句“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些美好的景致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即通过诗歌来记录和传承这种美。同时,“晚来幽独恐伤神”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他担心这份宁静会对他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