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
出处:《和林梅臞西淙瀑布图韵》
宋 · 胡仲参
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
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
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
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
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
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
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瀑:瀑布。驶:疾驰。
惊风雨:像惊动风雨一样。
危悬:高悬。
峭壁:陡峭的山壁。
临:面对。
清客:清雅的客人,指游人。
耳:耳朵。
入夜:到了夜晚。
搅:打扰。
龙为庙:有龙的庙宇。
疑:似乎。
山有仙:山中有仙人。
一尘:一丝灰尘。
飞不到:不会被吹到。
长似:总是像。
九秋天:九月的天空,形容秋季晴朗无云。
翻译
瀑布疾驰如惊风雨,高挂在陡峭崖壁之前。流水清澈洗涤过游人的耳朵,夜晚又打扰了幽静的睡眠。
旁边是供奉龙的庙宇,高处似乎有仙人居住。
这里一尘不染,长久以来就像九月的天空般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景象,诗人胡仲参以"和林梅臞西淙瀑布图韵"为题,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磅礴气势和宁静氛围。首句"瀑驶惊风雨"形象地刻画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力量,仿佛能引发风雨,显示出其震撼人心的动态美。接下来的"危悬峭壁前"则强调了瀑布的险峻位置,让人感受到其陡峭壮观。
"临流清客耳"写瀑布声如清泉洗涤过客心灵,营造出一种清幽宜人的环境。"入夜搅幽眠"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夜晚的静谧,它似乎能打破寂静,带来一丝丝清凉,影响着人们的睡眠。诗人接着通过"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将瀑布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瀑布可能蕴含着超凡的力量或灵性。
最后两句"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表达了瀑布的洁净无瑕,仿佛连尘埃都无法触及,给人以永恒宁静的感觉,如同秋天的长空,深远而清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瀑布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