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里秋先到,閒中昼自长
宋 · 范成大
静里秋先到,閒中昼自长。
门阑疑泄柳,尸祝漫庚桑。
腹已枵经笥,身犹试药方。
强名今日愈,勃窣负东墙。
门阑疑泄柳,尸祝漫庚桑。
腹已枵经笥,身犹试药方。
强名今日愈,勃窣负东墙。
注释
静里:宁静的环境中。秋先到:秋天的感觉先于其他季节到来。
閒中:闲暇的时候。
昼自长:白天显得特别长。
门阑:门口或门栏。
疑泄柳:疑似柳树透露出秋天的信息。
尸祝:古代祭祀时的司仪。
漫庚桑:随意地处理事情,这里指试药。
腹已枵:肚子空虚。
经笥:装书或药物的箱子。
身犹试药方:身体还在尝试各种药方。
强名:勉强说。
愈:好转。
勃窣: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负东墙:倚靠在东墙。
翻译
在宁静的秋意中,白天似乎更显得漫长。门外的景象仿佛泄露了早来的秋意,柳树似乎也透露着凋零的气息。
虽然肚子已经空空如也,我还是尝试着各种药方。
勉强称自己今天有所好转,但虚弱得只能倚靠在东墙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侄子藻侄展现出的诗歌才华的赞赏以及自己闲适中的生活状态。首句“静里秋先到”描绘了宁静的环境中秋天的气息早早来临,透露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次句“閒中昼自长”则写出诗人因病闲暇,感觉白天显得格外漫长。
“门阑疑泄柳”运用了比喻,暗示门边的柳树似乎在泄露着秋天的信息,形象生动。而“尸祝漫庚桑”可能是指祭祀时的仪式感在闲暇中变得随意,暗含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腹已枵经笥”表达诗人的知识虽丰富,但身体状况不佳,肚子空虚(枵)如同经书堆积(笥)却无处施展。“身犹试药方”则直接写出了诗人正在尝试各种药物以求康复。
最后两句“强名今日愈,勃窣负东墙”,“强名”是勉强说的意思,“愈”指病情好转,然而诗人却说自己只是勉强称好,行动力不济,只能倚靠东墙,形象地展示了病弱的状态。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侄子才情的肯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闲适与病中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