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生人人会谈,但能知二不知三
出处:《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明 · 邵宝
太极生人人会谈,但能知二不知三。
谁将拈出三中一,还与濂溪老子参。
谁将拈出三中一,还与濂溪老子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中的第二首。邵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太极生人人会谈”,开篇即以“太极”为起点,引出万物生成的源头,暗示了宇宙万物皆源于此深邃的哲学概念。接着,“但能知二不知三”则进一步阐述了认识世界的复杂性,指出人们往往容易理解和把握事物的两个方面,却难以洞察背后的第三层含义或更深层次的本质。这种认知上的局限性,正是邵宝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谁将拈出三中一”,这一句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思考:在已知的两面之外,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更为关键、更为核心的真理或原则?邵宝在这里借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从三个元素中挑选出一个最为重要的,以此来隐喻寻找那个超越表面现象、触及本质的核心思想。
最后,“还与濂溪老子参”则将讨论引向了历史哲学的深度。邵宝将自己提出的思考与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的思想相联系,暗示了自己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前人智慧的尊重。通过与濂溪老子的对话,邵宝不仅表达了对哲学探索的渴望,也展现了一种跨时空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哲学思考与历史文化的元素,展现了邵宝对于宇宙真理、人类认知局限以及哲学探索精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