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
出处:《寄徐师利 其一》
宋 · 释守卓
要明得丧非干我,须到身心洞彻时。
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禅宗僧人释守卓所作,名为《寄徐师利(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刻的禅理,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境界的追求。
首句“要明得丧非干我”,意味着明白人生的得与失并不直接关乎自身,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豁达心态。接着,“须到身心洞彻时”则指出,只有当一个人达到了心灵与身体完全通透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这一道理。
“彻处忘缘缘即彻,从兹出处但随宜”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境界。在彻底领悟之后,一切外在的因缘都会自然消融,不再成为困扰。从此以后,无论是处世还是行事,都应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为外界所左右。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中关于空性、无常和顺应自然的核心思想,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变化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被得失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