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垒空惊燕去,池净衬鸥明全文

垒空惊燕去,池净衬鸥明

出处:《稼穑
宋 · 汪宗臣
稼穑病多雨,芜菁种待晴。
垒空惊燕去,池净衬鸥明
野碓鸣秋杵,风檐响夜筝。
山中凉意早,蚊蚋已无声。

拼音版原文

jiàbìngduōjīngzhǒngdàiqíng

lěikōngjīngyànchíjìngchènōumíng

duìmíngqiūchǔfēngyánxiǎngzhēng

shānzhōngliángzǎowénruìshēng

注释

稼穑:农业劳动,包括种植和收获。
病多雨:因雨水过多而生病或受损。
芜菁:一种蔬菜,又称蔓菁。
待晴:等待晴朗的天气。
垒空:空荡的房屋。
惊燕去:燕子因受惊而飞走。
池净:池塘清澈。
衬鸥明:鸥鸟的身影显得更加鲜明。
野碓:野外的石碾。
秋杵:秋天使用的捣米工具。
风檐:有风的屋檐。
夜筝:比喻夜晚的风声。
山中凉意:山里的清凉气息。
蚊蚋:小型昆虫,如蚊子和蚋子。
无声:没有声音。

翻译

农作物因雨水过多而受病害困扰,芜菁种子等待天晴播种。
空旷的房屋上方,飞燕因雨后离去而显出空荡,清澈的池塘映照着鸥鸟的明亮身影。
野外的石碓传来秋天捣米的声音,屋檐下夜晚的风声如同筝鸣。
山中的凉意早早降临,连蚊虫也停止了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生态变化。开篇“稼穑病多雨,芜菁种待晴”写出的是秋季雨水过多导致谷物生病,而野菊则在等待晴朗的天气来播种,这两句勾勒出了秋天农事的艰辛。

接下来的“垒空惊燕去,池净衬鸥明”描绘了燕子因墙垣倒塌而惊飞离去,而清澈的池水映照着白鹭的身影,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野碓鸣秋杵,风檐响夜筝”则是对秋夜声音的刻画,远处的捣米声和近处屋檐上的风铃声,在宁静的夜晚交织出一种节令氛围。

最后,“山中凉意早,蚊蚋已无声”表达了山区秋天来得比平地更早,而且到了这个季节,连夏日常见的蚊虫也悄然不见踪迹,这是对秋天特有的清凉和静谧的感受。

诗中没有直接的情感抒发,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切体验,以及他内心那种宁静淡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