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有菜色,何况等木皴
春风渐暄妍,品汇一以新。
如何遭采折,捋之叶屯屯。
初疑摘早茗,尤恐识未真。
问此胡为尔,荅云疗饥贫。
芽茁本可茹,何暇辩芳辛。
既免私家竞,复有官道遵。
连朝断烟火,持此抵八珍。
地炉酌野水,拾樵煮清淳。
幸将糠秕杂,撑腹藉轮囷。
去秋淫潦厄,今春点差频。
焉知岁年计,聊度旦暮身。
呜咽语难了,泪落如可纫。
见此三叹息,临岐倍伤神。
黎民有菜色,何况等木皴。
道路正供亿,一日须万缗。
民腹已如此,民力那堪论。
王政先茕独,汉治资良循。
天恩倘可乞,咫尺当重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艰难时期以捋柳芽充饥的农民形象,充满了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同情与关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芽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揭示了其在困境中的生存价值。
首句“青青杨柳树,弩眼学窥春”描绘了春天里杨柳的勃勃生机,仿佛在窥视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春风渐暄妍,品汇一以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如何遭采折,捋之叶屯屯”描述了柳芽被采摘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无奈和悲哀。
诗人通过设问“问此胡为尔,荅云疗饥贫”,揭示了捋柳芽的原因——为了缓解贫困。接着,诗人以“芽茁本可茹,何暇辩芳辛”表达对柳芽营养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在困境中人们不得不选择最简单、最直接的食物来源。
“既免私家竞,复有官道遵”则反映了在特定时期,捋柳芽不仅是为了个人生存,也成为了官方救济的一种方式。诗人通过“连朝断烟火,持此抵八珍”强调了柳芽在当时的重要性,将其与珍贵的食物相提并论。
“地炉酌野水,拾樵煮清淳”描绘了捋柳芽者的生活场景,简陋却充满生活气息。最后,“幸将糠秕杂,撑腹藉轮囷”表达了对柳芽虽简单却能充饥的感激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去秋淫潦厄,今春点差频”描述了过去一年的自然灾害,以及当前的困境。诗人通过“焉知岁年计,聊度旦暮身”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呜咽语难了,泪落如可纫”描绘了捋柳芽者的悲痛心情,难以言表的痛苦通过泪水倾泻而出。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见此三叹息,临岐倍伤神”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情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忧虑。
最后,“黎民有菜色,何况等木皴。道路正供亿,一日须万缗。民腹已如此,民力那堪论”揭示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即百姓因食物短缺而面露菜色,以及政府在应对危机时面临的巨大压力。诗人呼吁关注民生,提出了对王政和治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百姓在自然灾害和经济困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