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
出处:《平山堂杂言》
宋 · 梅尧臣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钟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钟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芜城:古代地名,指扬州。辟堂:宽敞的殿堂。
平山:指大明寺所在山名。
谢朓:南朝诗人。
锦帆:华丽的船只。
霜钟:秋天的钟声。
心胸降:胸襟宽广,志向宏大。
翻译
在芜城的北面,有一座大明寺,它的殿堂开阔,意境深远。欧阳公当初规划时称为平山,山势蜿蜒,青翠的景色隔江相望。
天气晴朗,能清晰看到山峰峻岭,已经胜过谢朓在狭小窗口远眺。
也笑隋炀帝建造楼阁,妄想摘星捉萤,锦帆飘摇,樯旗招展。
今日我与二三好友来访,灵感涌现,想要敲响霜钟以助诗兴。
回想起欧阳公的文章,世间无人能及,举杯痛饮,让悠扬的笛声伴着鼓声响起,心中充满千古豪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平山堂杂言》,他以芜城(扬州)的大明寺为背景,描绘了平山堂的壮丽景色。诗人赞美了堂内的开阔与高雅,提及欧阳公(欧阳修)的建设使得山景得以一览无余,比谢朓的狭隘视野更为壮观。他还提到了隋炀帝的奢华之举,以此反衬出平山堂的朴素之美。
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灵感涌现,想在霜钟声中敲出佳句。他感慨欧阳修的文字才华无人能及,举杯之际,仿佛听见了悠扬的钟声和笛声,心中充满敬仰之情,认为这样的艺术创作将永载史册,流传万古。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色的崇敬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