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东门,欲何之?丈夫志四海,安效辕下驹
出处:《东门行为采珠者作》
明 · 卢龙云
出东门,欲何之?丈夫志四海,安效辕下驹。
而况室中无储粟,体上无完衣。
仗剑出门去,不顾儿女悲。
结客场中多侠少,何事牵衣苦别离。
苦别离,寥落荆布妇,呱呱黄口儿。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
明明谁敢欺。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明明谁敢欺。
何时当来归,生还但愿同餔麋。
而况室中无储粟,体上无完衣。
仗剑出门去,不顾儿女悲。
结客场中多侠少,何事牵衣苦别离。
苦别离,寥落荆布妇,呱呱黄口儿。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
明明谁敢欺。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明明谁敢欺。
何时当来归,生还但愿同餔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男子离开家门,前往遥远的地方采珠,以解决家庭的困境。他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儿,表现出一种大丈夫的气概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诗中充满了对家庭成员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坚持。
“出东门,欲何之?”开篇即以疑问句式引人入胜,表达了主人公的决绝与迷茫。接着,“丈夫志四海,安效辕下驹。”通过对比,强调了主人公追求远大目标的决心,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不愿像马匹一样被束缚在原地。
“而况室中无储粟,体上无完衣。”点明了主人公离开的原因——为了家庭的生计。他深知家中粮食不足,衣物破旧,因此不得不踏上艰难的旅程。这种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仗剑出门去,不顾儿女悲。”展现了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即使面对妻儿的不舍与悲伤,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发。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是古代英雄主义的体现。
“结客场中多侠少,何事牵衣苦别离。”在异乡,主人公遇到了一群豪侠之士,他们之间的友情与离别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提醒主人公在外要遵守法律,保护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正义的重视。
“何时当来归,生还但愿同餔麋。”最后,主人公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平安归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与责任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家庭观念与道德准则,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