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春六十日,不与酒杯亲
吏事岂无閒,风雨复兼旬。
始作南城游,时物固已陈。
扫不见桃李,浓绿迷荆榛。
登高暂逍遥,引目清泗滨。
向田有交径,俯城皆要津。
得意属禽鱼,可爱不可驯。
顾余千里客,眷此十日春。
胡不念尔生,筋骸劳欠伸。
二十起丁籍,一官初为贫。
侜张西复东,甑满莱芜尘。
黄绶彼何物,豕苓安足珍。
山园有芳兰,幽佩手自纫。
长哦白云谣,遐想紫阳真。
去矣南昌尉,庶几乎若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晴春:明媚的春天。六十日:六十天。
酒杯:饮酒。
吏事:公事。
风雨:风雨天气。
兼旬:两周。
南城游:游览南城。
时物:此时的景物。
桃李:桃花李花。
荆榛:荆棘。
登高:登山。
逍遥:放松。
清泗滨:清澈的泗水河岸。
交径:交错小路。
要津:交通要道。
禽鱼:鸟兽。
眷此:珍惜。
十日春:十日春光。
筋骸:身体。
欠伸:舒展。
丁籍:服兵役。
贫:清贫。
侜张:频繁变换。
甑满:炊具积满。
黄绶:黄色绶带。
豕苓:猪苓。
幽佩:幽香的佩饰。
自纫:亲手编织。
白云谣:白云间的歌谣。
紫阳真:紫阳仙人的真谛。
去矣:离开。
庶几:或许能。
若人:那样的人。
翻译
明媚的春天六十天,我却疏远了酒杯。公事虽有空闲,但风雨不断,持续两周。
初次游览南城,此时的景物已显陈旧。
桃花李花已难觅踪影,只有浓绿的荆棘丛生。
登上高处暂时放松,目光所及之处是清澈的泗水河岸。
田野间交错的小路,俯瞰城下都是交通要道。
鸟兽的乐趣我心向往,虽然可爱却难以驯服。
想到我这千里之外的旅人,只珍惜这十日春光。
为何不想想你的生活,身体疲惫需要舒展。
二十岁开始服兵役,做官之初生活清贫。
频繁变换职务,家中炊具积满灰尘。
那黄色的绶带算什么,猪苓又怎能珍贵。
山中的花园有芬芳的兰花,我亲手采摘佩戴。
长久吟咏白云间的歌谣,遥想紫阳仙人的真谛。
离开南昌尉的职位,希望能像那样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三月二十日游南台》,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晴朗的春天里游览南台的经历。诗中表达了他对春光的喜爱和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晴春六十日,不与酒杯亲”写出了诗人错过了与酒相伴的好时光,暗示了公务繁忙。接下来,“吏事岂无閒,风雨复兼旬”进一步强调了公事繁多,连晴朗的日子也被风雨打断。诗人决定出游,却发现桃花李花已经凋零,只有浓绿的荆榛映入眼帘,显示出春天的衰败。
“登高暂逍遥,引目清泗滨”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场景,让人心情舒畅。然而,诗人看到的是农田交错的小径和城市的重要渡口,感叹鸟兽自在,而自己却无法摆脱官场束缚。“得意属禽鱼,可爱不可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羡慕。
诗人自嘲为“千里客”,感慨十日春光易逝,不禁反思为何不放开心态享受生活,暗示官场劳顿使他身心疲惫。“二十起丁籍,一官初为贫”回忆了自己的仕途起点,官微禄薄,奔波劳碌。“侜张西复东,甑满莱芜尘”形象地描绘了忙碌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官场的琐碎和艰辛。
诗人认为官职卑微,俸禄微薄,不如山园中的兰花,虽幽雅但可自得其乐。他渴望回归自然,吟唱“白云谣”,向往紫阳真人般的超脱生活。最后,诗人以“去矣南昌尉,庶几乎若人”表达对辞官归隐的向往,希望能像古人那样过上理想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