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窍禅关事一家
出处:《次韵彬上人见惠》
宋 · 白玉蟾
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窍禅关事一家。
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
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
应悟己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
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
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
应悟己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次韵彬上人见惠》。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彬上人在禅学上的交流和互相欣赏对方的文学才华。
“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窍禅关事一家。”这里的“象轮”指的是佛教中的法轮,比喻佛法的传播。"毗耶"是古印度地名,这里代指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学与诗歌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它们如同一家,相辅相成。
“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情形。"行春"指的是游赏春天的景致,而"难尽美"则表明这种美丽是无法穷尽的。后一句则形容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或者说是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这里,“我文”指的是诗人的文学作品,而"君句"则是对彬上人的尊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比其文学风格温和如同初春的柳枝,同时赞美彬上人的诗句清新脱俗,如同花朵绽放。
“应悟己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禅学悟道的期望,以及对自己和彬上人之间友情的珍视。"己公"指的是诗人的自称,而"茅屋"则象征着清贫和淡泊。"拟之早已涉河沙",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行者一般,早日悟道,并且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如同长时间行走在河沙之中积累的记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还透露出其对于禅学与诗歌之间深刻联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