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
出处:《时乐鸟篇》
唐 · 张说
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
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
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
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
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
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
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
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
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
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传说南海曾有神奇的飞禽,名叫时乐,名声难以追寻。它的外形乍看像鹦鹉,但内心却有着凤凰般的高贵精神。
历经千年等待圣主,才能展翅飞翔,万里独行,无人能陪。
它身披红色绒毛,如同锦绣,歌声清脆,语言动人。
宫女试着牵动它的羽毛,它却在黄昏时分发出啄击声,拒绝前进。
它渴望如阳乌守护太阳,厌恶如阴鹤妄想飞上天。
上天对它的喜爱无法停止,果然在吉祥经中有所记载。
它本是吉祥的象征,验证明君,又以文章比喻君子。
自知羽翼微弱,不被珍视,却欣喜与华美的篇章展示给世人。
人们见到它鸣叫报恩,我深感惭愧,只是一名庸碌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传说中的神禽——时乐鸟,通过对其外形和精神特质的描述,以及它与圣明之君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和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时乐鸟的外貌类似鹦鹉,但它的心灵却与凤凰相通,这种对比强调了时乐鸟的独特性。接着,诗人写道这只神禽千年难得一见,且只有当圣君出世时,它才会轻披露其才华。这种描述暗示着时乐鸟是天选之才的象征,而它的出现则预示着盛世的到来。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时乐鸟的美丽羽毛和悦耳的鸣叫,这些都是它与众不同的标志。内侍试图取其御衣牵引,而它却啄手而不许前,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时乐鸟的高贵自持,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圣君的敬畏之心。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时乐鸟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文人的自怜和希望。通过将时乐鸟比作理想的君子,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即希望有一个明君出现,以文章和智慧来治理国家。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统治者的追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