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朝来东北风,吹我庭前树。
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
避地入劳山,黄冠息迟暮。
海气砭肌骨,沾衣若霜露。
肢体渐不仁,复向人间住。
息交岂高节,人事有新故。
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
避地入劳山,黄冠息迟暮。
海气砭肌骨,沾衣若霜露。
肢体渐不仁,复向人间住。
息交岂高节,人事有新故。
鉴赏
这首诗以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曹家达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之情。诗中以自然景象起兴,用“朝来东北风”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引出“德音从风来”的比喻,象征着友人的书信如同和煦的春风,带来了温暖与慰藉。
接着,诗人通过“飘然下尺素”描绘了书信的轻盈与珍贵,仿佛是天降的礼物。在书信的内容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疾病的关切,“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显示出深厚的友情与同理心。
进一步,诗人通过“避地入劳山,黄冠息迟暮”描述了友人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尊重与理解。同时,通过“海气砭肌骨,沾衣若霜露”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艰苦与孤独,暗示了友人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物质与情感上的挑战。
最后,“肢体渐不仁,复向人间住”表达了对友人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祝福。“息交岂高节,人事有新故”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友谊不会因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即使朋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但深厚的友情依然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生活态度及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