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当七八月之间,甘膏不濡何太悭
出处:《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一》
宋 · 叶梦得
苗当七八月之间,甘膏不濡何太悭。
飞尘蓬勃昼欲暝,坐视云物占群山。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
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
飞尘蓬勃昼欲暝,坐视云物占群山。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
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干旱的景象,内心焦急,期盼雨水降临的心情。
首句“苗当七八月之间”,点明时间背景,正值夏季,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接着“甘膏不濡何太悭”一句,表达了对雨水不足的不满和渴望。甘膏,比喻雨水,这里指雨水太少,不够滋润庄稼,显得太过吝啬。
“飞尘蓬勃昼欲暝”描绘了一幅尘土飞扬、白昼如夜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带来的恶劣环境。紧接着“坐视云物占群山”一句,诗人坐在那里,看着云彩在山间游走,似乎在等待着雨水的到来。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两句,诗人想象着如果能有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那么上天就能既关心百姓,又辅助明君治理国家。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期待。
最后,“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向风神表达感谢,但通过寄语群龙,希望它们在降雨时少费力气,以期雨水能够顺利降临,解救干旱之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