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
出处:《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明 · 徐渭
西施石上老红茵,贺监湖头款绿蘋。
去卜犹能啼故主,风光应亦恋吾人。
天涯一燕衔花转,酒畔双蛾对雨颦。
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
去卜犹能啼故主,风光应亦恋吾人。
天涯一燕衔花转,酒畔双蛾对雨颦。
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鲜活的意境。
首句“西施石上老红茵”,借用了西施的故事,将她与自然景观相联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的永恒。红茵,可能指的是鲜艳的花朵或草地,象征着西施之美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贺监湖头款绿蘋”则引入了贺知章的典故,通过湖边绿蘋的款款生长,映射出岁月的静好与生命的延续。绿蘋,作为水生植物,其生长与季节变化紧密相连,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去卜犹能啼故主,风光应亦恋吾人”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达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去卜,可能是指鸟儿的迁徙,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故主,即过去的主人,这里泛指美好的回忆;风光,既指自然风光,也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天涯一燕衔花转,酒畔双蛾对雨颦”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只燕子在天涯衔花飞舞,酒边的女子面对细雨轻蹙眉头。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与升华。断绳千尺井,比喻情感的深邃与难以触及;挽银瓶,象征着试图挽回逝去的美好,但最终却无能为力。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中不可逆转的遗憾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与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