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全文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唐 · 羊士谔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

拼音版原文

tànhuáiyángshuízhīguóxīn
yōutíngláiběigāoyùnnánjīn

táizhòukuīquánshǎolánàizhúshēn
fēngchánqīngshǔyìngtuōcháozān

翻译

我独自感叹自己如同淮阳隐士,谁又能理解我离开国都的心情。
在幽静的亭子里,北窗透进清凉,高尚的雅趣使我感受到南方的珍贵之物。
从青苔覆盖的井台上望去,泉水稀少,我更喜爱竹林深处的篮舆生活。
清风中的蝉鸣驱散了暑热,我应该感到欣喜,因为可以摆脱朝堂上的繁文缛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红尘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隐居乡野的自我感慨,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归属的渴望。"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则描写了诗人在偏僻幽静的亭子里,面向北方的门户,获得了一种高雅的情操和如同南方珍贵金属般的精神享受。

接着的"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与喜爱。这里的"苔甃"指的是长满青苔的小石桥,而"篮舆"则是一种用竹制成的简易交通工具,表现出诗人在山林间穿行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捕捉到了夏日微风中蝉鸣的声音,以及在炎热消退之际,那种解脱束缚、卸下官职烦恼的心情。这里的"脱朝簪"比喻着摆脱了繁杂的世俗纷争和官场的羁绊,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轻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