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便思勇决谢尘网,往跨皓鹤参翔鸾全文

便思勇决谢尘网,往跨皓鹤参翔鸾

出处:《圆山谣
宋 · 郭祥正
庙食圆山忘岁年,自言耽酒未能还。
身披羽衣手提药,时时混迹来人间。
七言四句又奇绝,固非俗士能追攀。
蓬莱却在漳水上,鳌头突起沧波环。
长萝秀木锁春色,石泉自泻秋声潺。
伊予来漳四十日,始造秘殿瞻威颜。
归鞍未解疾遽作,寒气束缚形骸跧。
夜梦青衣捧玉盘,琉璃十颗传灵丹。
欣然投齿咀三四,若饮沆瀣生修翰。
精神顿觉枕上醒,五鼓未送蟾光残。
明朝视事若平昔,僚吏争贺询其端。
真仙垂祐必终始,凡骨岂易当珍丸。
便思勇决谢尘网,往跨皓鹤参翔鸾
吟诗卖药同至乐,安用包羞拘一官。

鉴赏

这首《圆山谣》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圆山的仙人形象,以及诗人对这位仙人的仰慕之情。

首句“庙食圆山忘岁年”,开篇即点明了仙人居住的地点——圆山,并以“庙食”二字暗示仙人虽隐居但仍有信徒供奉,体现了仙人在民间的崇高地位。接着“自言耽酒未能还”一句,通过仙人自述喜爱饮酒而难以离开,进一步展现了仙人的超脱与自由。

“身披羽衣手提药,时时混迹来人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仙人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羽衣象征着仙人的不凡身份,提药则表明其行医济世的善行。仙人时而在人间游历,体现了其与世无争、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

“七言四句又奇绝,固非俗士能追攀”赞扬了仙人言语的非凡,暗示其智慧与境界远超常人。“蓬莱却在漳水上,鳌头突起沧波环”一句,运用神话中的蓬莱仙境与现实中的漳水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长萝秀木锁春色,石泉自泻秋声潺”描绘了圆山的自然美景,春色被长萝秀木所锁,秋声则由石泉潺潺流淌而出,展现了四季更迭之美。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仙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伊予来漳四十日,始造秘殿瞻威颜”表达了诗人亲自探访仙人所在之地的经历,以及对仙人威严形象的敬畏。然而,“归鞍未解疾遽作,寒气束缚形骸跧”描述了诗人返回途中遭遇的不适,暗示了人间与仙境之间的界限。

“夜梦青衣捧玉盘,琉璃十颗传灵丹”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仙人给予诗人的神奇恩赐,预示着仙人对诗人的庇佑。诗人“欣然投齿咀三四,若饮沆瀣生修翰”体验到了灵丹妙药带来的变化,仿佛饮用了仙界的甘露,使身心得到升华。

“精神顿觉枕上醒,五鼓未送蟾光残”表现了诗人一夜之间精神焕发的状态,五更时分,月光尚未完全消散,诗人已从梦境中醒来,精神饱满。

“明朝视事若平昔,僚吏争贺询其端”描绘了诗人回到日常生活中,依然保持平静的心态,僚吏们对此感到惊讶并纷纷祝贺询问原因。这反映了诗人经历仙人恩赐后的内心平静与超脱。

最后,“真仙垂祐必终始,凡骨岂易当珍丸”表达了诗人对仙人庇佑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认识到凡人的身体难以承受仙丹的珍贵。这既是对仙人力量的敬畏,也是对自己平凡生命的接受。

“便思勇决谢尘网,往跨皓鹤参翔鸾”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愿望,希望像仙人一样自由飞翔。

“吟诗卖药同至乐,安用包羞拘一官”则是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认为吟诗卖药也能获得快乐,不必因官职的束缚而感到羞愧。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社会束缚的超越。

综上所述,《圆山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