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在东菑望朝馌,唱歌遥下碧峰斜
出处:《自秧家至黄窑道中所见》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银钗高髻帕轻纱,谷口群栽吉贝花。
夫在东菑望朝馌,唱歌遥下碧峰斜。
夫在东菑望朝馌,唱歌遥下碧峰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劳作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农妇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以及丈夫在田地里忙碌的景象。
首句“银钗高髻帕轻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农妇的形象:头戴银钗,发髻高耸,轻纱遮面,形象生动,透露出一种质朴而优雅的美。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农妇的日常装扮,也暗示了她们勤劳朴实的性格特征。
接着,“谷口群栽吉贝花”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谷口处种植着吉贝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与农妇的形象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吉贝花的种植,既体现了当地农业的多样性,也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希望。
后两句“夫在东菑望朝馌,唱歌遥下碧峰斜”,则将视角转向了农夫的劳作。在东方的田地里,农夫正期待着妻子送来午餐(馌),一边劳作一边哼唱着歌谣,歌声悠扬,随着斜阳的余晖飘向远处的碧峰。这一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展现了农夫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农妇和农夫日常劳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们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和满足的精神状态。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平凡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性美的高度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