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亲生计薄,求道世情疏
出处:《舂山草堂感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衣服烧丹尽,图书换米馀。
养亲生计薄,求道世情疏。
儿女催华发,亲朋笑索居。
黄花寒不落,岁晏欲何如。
养亲生计薄,求道世情疏。
儿女催华发,亲朋笑索居。
黄花寒不落,岁晏欲何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屈大均在舂山草堂的感怀之情,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道义的追求。首联“衣服烧丹尽,图书换米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生活境遇的艰难,衣物与书籍都已无法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只能以换米为生,暗示了他为了追求道义而放弃物质享受的决绝态度。
颔联“养亲生计薄,求道世情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为了照顾亲人,他的生活变得贫乏,与世俗社会的关系也日益疏远,这既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也反映了他在追求道义时与现实世界的隔阂。
颈联“儿女催华发,亲朋笑索居”则通过儿女催促、亲友嘲笑的场景,展现了外界对诗人生活方式的不解与批评。儿女催促他衰老,亲朋嘲笑他独居,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人选择的复杂态度。
尾联“黄花寒不落,岁晏欲何如”以自然景象作为喻体,黄花在寒冷中依然不凋零,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岁末将至,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诗人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这一联以景结情,寓意深远,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追求道义与世俗生活之间挣扎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