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蜀,何草草,五十年中两西讨
出处:《修降表》
清 · 洪亮吉
一隅蜀,何草草,五十年中两西讨。
君不见,文臣不合似李昊,生世偏工作降表。
君不见,文臣不合似李昊,生世偏工作降表。
鉴赏
这首诗名为《修降表》,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诗中通过描述蜀地在五十年间两次被西讨的历史事件,以及对文臣李昊的讽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句“一隅蜀,何草草”,开篇即以“一隅蜀”点明地点,蜀地在古代地理位置偏远,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何草草”则表达了对蜀地遭受战争蹂躏的惋惜之情,感叹其遭遇的不幸与草率。
接着,“五十年中两西讨”一句,简洁有力地概括了蜀地在五十年间两次遭受西边军队的征讨,揭示了历史上的战乱给地区带来的深重苦难。
“君不见,文臣不合似李昊,生世偏工作降表。”这一句是对文臣李昊的讽刺。李昊在历史上以投降而闻名,诗人在这里用“不合”、“偏工作降表”来批评他作为文臣却选择了投降的道路,违背了文人应有的气节和忠诚。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和道德沦丧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物行为的评判,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